梧州 :广西高等教育的发源地(图)
作者: 梧州档案信息网日期: 2019-01-30来源: 本站 打印

今年118日,是广西大学80周年华诞,梧州作为广西高等教育发源地,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。  

我国民主革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、科学家、政治活动家,首任广西大学校长君武(1881-1940)先生曾写过一副著名对联:“种树如培佳弟子,卜居恰对好湖山。”正是怀着这种为广西培育佳弟子、输送栋梁才的雄心壮志,先生与他的一批同道者于192810月在梧州创办了广西大学。从此,首开了广西高等教育的先河。广西大学在梧州办学长达8年之久(其中2年因战乱停办)。每当谈论这段历史的时候,梧州市民都会自豪地说:广西大学的诞生地就在梧州。  

广西大学校址就在风景秀丽的蝴蝶山上。19296月粤军入梧州,广西大学停办。19315月,粤军退出梧州。广西省政府电传君武、盘珠祁(副校长)回桂,续办广西大学。19329月, 理学院分设数理、化学、生物3个系;农学院设农、林两系;工程院设土木工程系。同年,预科停止招生。19339月,工程院增设机械工程系。各系均设有系主任。19342月,将数理系分为数学、物理两系。19354月,成立植物研究院。同年7月,首届学生29人毕业。  

1936年,广西大学本部迁往桂林雁山。尚留梧州部分没有统一的领导,临时成立5人委员会,由李运华、盘珠祁轮流值日,主持行政工作。据当年6月统计,广西大学梧州部分在校学生802人,其中毕业生120人。教授、讲师、助教、教员91人。  

广西大学在梧州办学期间,根据国民政府和广西军政当局的教育方针,对全体学生实行军事训练和军事管理,其目的是“寓将于学”,把连、排级军官的培养寄托在大学生身上。军训设少将大队长专门负责。  

广西大学在梧开办后,还成立了科学馆,学术研究活动气氛浓厚,教授除担任教学外,还作专题研究,学生们对兵器化学研究趣味颇浓,实验制造甚为积极。3年级学生彭祖锡从事蔗渣制炸药的实验。几经研究制造成功,爆炸力强,化学系教授宋文政因研究炸药,在化验室发生爆炸,不幸牺牲。事后,学校当局在化学馆前建宋文政教授纪念碑,由君武题词。当时,西大定期出版校刊,每期常有学术论文发表和科研成果等方面的报道。  

广西大学每年校庆举行科学展览。展览期间,所有实验室都开放,把主要仪器装置起来,由教师现场展示,并讲解各种仪器的性能和用途,1935年暑假,植物学会、动物学会、地质学会等6个全国学术性团体在广西联合举行年会,广西大学作为接待单位之一。全国科学家莅临西大参观指导,学术风气盛极一时。  

为促进学校的发展,君武主动筹办广西大学校友会,并拨历届学生入学的所缴的保证金1.6万余元为基金,划定大学路旁一块1333平方米的原豆豉工场作会址。君武说:“办好西大,一定要同清华一样,依靠许多校友留学回来后,才能办好”。19331936年,学校先后派送一批助教、讲师赴美留学。  

 君武在全国学术界、教育界声望极高,且不惜重金招聘人才,所以国内具有真才实学的学者,大多乐于应聘来西大任教。君武的治学和办学理念深得同行称颂,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“北蔡(元培)南马(君武)之称。  

风雨砥砺,岁月如歌。广西大学在梧州办学这段历史虽然已过去70多年了,但先生在梧州开办广西大学、开创广西高等教育先河的历史将永远载入梧州近代史册。(何敏汉文/供图)

 


图为首任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

上一篇:民国时期的梧州工业(图)

下一篇:没有了!

返回列表

二维码

本文章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