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伐时的叶琪将军
叶琪(1896—1935),字翠薇,广西容县容城镇人,曾任国民党师长、军长、集团军参谋长等职,为国民党陆军上将。叶少年时曾生活在梧州。
叶琪,1909年入广西陆军小学第二期,与李宗仁、白崇禧、黄绍�是先后期同学。1911年升入武昌陆军中学,10月10日参加辛亥革命武昌起义。1914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骑兵科学习。1916年6月毕业后分派回广西,因不受陆荣延广西当局所用,后投往湖南督军赵恒惕,经同学何健介绍进入湘军第二师第三旅当见习官,期满后历任排长、连长、营长。1923年由于部队扩编升任第二师第三旅第五团团长。不久升任旅长。
1930年春,阎锡山、冯玉祥反蒋,引发中原大战。重掌广西军政大权的李、黄、白与第四军张发奎合作组织“护党救国军”,特派叶琪、胡宗铎到北平参加汪精卫主持的“国民党扩大会议”,叶被选为额外委员。1930年夏,黄绍�离开广西后,叶琪返回广西出任第四集团军总参谋长(加上将衔)。1931年曾任广州“非常会议”国民政府军事委员地兼第一方面军军长。1932年1月任军事委员会西南分会(驻广州)委员。3月,李宗仁常驻广州,叶琪协助白崇禧处理广西军政事务,推行“广西建设纲领”。因广西地瘠民贫,叶提出厉行精兵简政,大办民团,普及国民基础教育。
1935年6月前,“南天王”陈济堂密谋反蒋,他召集主要干部商讨出兵问题。当时白崇禧警觉到蒋介石必定加罪于西南各省,问题严重。为了应付这一事件发生,预谋对付,暗地结成联合战线。因此,密派叶琪与湖南何健、四川刘湘、贵州王家烈等联系,观察、试探、游说,以补事功。叶琪风尘扑扑联络川、滇、黔、湘、粤五省,历时一个多月,于
讣告传到南京,在南宁开追悼会时,蒋介石派侍从室主任晏道刚为代表来南宁吊唁,送来挽联:
北伐中原 屡以神奇成伟绩
西临蜀会 那堪驰骋失元良
当时蒋桂对峙尚有如此礼遇,可见对叶之器重。叶琪时值壮有为,不幸遭此意外,使李、白如失一臂,亦为广西当时的重大损失。
叶琪虽为上将,但生活朴素廉洁。其生前十分关心家乡青少年成长。曾于1931提捐银三千两,在今容厢镇田心村建翠薇小学一所,让附近儿童免费入学。还出钱送一批容县青年到上海大学就读。其中我国著名的话剧演员、中国戏剧协会书记处书记封凤子就是其中的一个。
叶琪原配夫人杜氏,容县家乡人。二夫人湖南人。三夫人项瑞情江苏人。二夫人生一子三女,长男肇益,二女肇盔,三女肇盈,四女肇盅。
叶琪将军墓
叶琪将军墓位于冰泉冲南蛇岭,1935年建成。该墓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,基为圆形。用钢筋水泥筑成。在冰泉路旁有一牌坊,高10米,宽8米,坊额横刻楷书:“儒将风猷”,为蒋价石题书。牌坊后有叶公翠微纪念亭碑记,碑高1.38米,宽0.77米,厚0.14米,楷书,中华民国25年10月立,碑文有部分已磨损,字难辩认。墓前有华表,墓后有石碑。华表方形,高4米,宽0.7米。碑文旁用阴刻楷书联,上联为“北定中原忆当年智勇兼雄屡以神奇成伟绩”,下联为“西临蜀会冀此日艰危共济那堪驰骤失元良”。对联的上款署“翠微兄千古”,下款署“蒋中正题”。叶琪(1896—1938年),广西容县人,保定军校二期毕业,历任排、连、营、团、旅、师、军长等职。民国20年(1931年)起任第四集团军总参谋长和国民党革命同志会(新桂系政治秘密组织)监察委员会主任委员。素有军事家兼外交家的称誉。叶琪于24年7月8日,在南宁市因坠马而逝,时年39岁。叶琪逝世后,李宗仁对他殓以上将礼服,安葬于梧州市南蛇岭,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曾遭破坏。1985年,梧州市人民政府拨款进行翻新维修。1992年12月,梧州市人民政府定叶琪墓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(碧痕整理文图)